街貓絕育奏效 人道毁滅續減
(明報)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活生生的老虎雖絕迹香港多年,但與老虎近親的貓隨處可見。幸運的貓得到主人愛惜,不幸的則流落街頭變成流浪貓。愛護動物協會 近10年已為逾2萬隻流浪貓絕育,近年成效顯著,由協會人道毁滅的貓逐年減少,由2006年前每年至少3000隻,至08年已大幅減少一半。
流浪貓絕育植晶片剪耳識別
在街頭遇見崩耳流浪貓,如耳尖剪掉小角,代表牠已接受絕育手術。「貓隻領域護理計劃」(下稱CCCP)的義工捕捉流浪貓,做絕育手術及植入晶片後剪掉耳尖以資識別,然後放回原地。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執行總監麥履善(Sandy Macalister)表示,計劃由2000年開始至今,已為逾2萬隻流浪貓絕育,比殺貓更有效控制街貓數目。
根據協會統計數字,CCCP處理的流浪貓逐年增加,由01/02年度的539隻,增至08/09年的5503隻(見圖);遭協會人道毁滅的貓亦逐年減少,08/09年只有1566隻,比07/08年減少1233隻、即約四成。漁護署 捕獲並人道毁滅的流浪貓亦連年下跌,反映絕育計劃成效顯著,本港整體被捕殺的流浪貓正在減少。
愛協:人道毁滅是最仁慈決定
不過,愛護動物協會去年仍有4453隻動物遭人道毁滅。麥履善了解到有人指摘協會不尊重動物生存權,但他認為指控不合理。他強調,遭人道毁滅的動物不少受重傷或染重疾,難以治癒;若動物無人飼養,便得終身困在籠中,以無痛苦方式施行人道毁滅,是最仁慈的決定(mercy decision)。身為兩狗之主的他說:「真希望有天我們不用施行人道毁滅,這裏每個員工都愛動物,事實上,不少人家中領養的貓狗,已多得不能負擔。」
集中為食用動物爭福利
本月剛是愛護動物協會的88周年,麥履善表示,喜見港人對動物權利日漸關注,協會日後將集中為食用動物爭取福利,包括亞洲較落後地區如何處理食用前的豬牛羊,其飼養環境、宰殺過程是否人道等。「當不少愛貓人士擔心一隻貓是否在受苦,可能有5萬隻豬正受不人道對待,希望透過教育改善動物權利。」
義工彭美麗(左)正在逗愛護動物協會的貓兒玩耍,協會執行總監麥履善(右)希望更多市民在新一年懂得愛護動物,尊重動物的生存權利。(何家達攝)
明報記者 曾愛盈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213/4/gl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