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這個標題,有感而發…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嚴重。自己喜歡溯澗,很多年前已見港島差不多所有馬路及小路邊的溪流 (接近一百條) 都由澗口向上廿幾米完全被破壞掉…石頭被移除或搬動,溪邊的植物被完全清除,其他賴以為生的生物當然消失…近年見這個問題更加嚴重,大嶼山一些接近市區的溪流也開始被破壞,連溪流旁的土地也被削平似的…簡直面目全非,生態大屠殺!
其實溪流是陸地和水交接的地方,是一個生態價值十分高的地方。溪旁的植被,樹木的落葉可對溪流不停注入能量,對溪流的健康生態起著十分重要的角式。某些植物更只愛溪邊的土地,移除這些植被,等於將由這些植物形成的一連串食物鏈的生物全部移除。
敢問這些河溪清潔的目的何在?
若只是清除垃圾,又何需破壞生境?
若要杜絶蚊患,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一個健康的溪流生態,一定會有少許蚊,亦會有捕食蚊的生物存在,兩者自然會取得平衡,蚊的數量不會太多。若該地受蚊患困擾,是否應探究其背後的原因,是否有人改變河速?是否有人倒垃圾或其他東西入河流?或根本是溪流以外的其他地方吸引蚊(例如有某地有棄置垃圾及積水)?若能將這些背後的原因解決,相信河溪會慢慢休養生息,有機會回覆原貌,蚊的數量自然下降。
曾見過幾次有接近十人在一條不大的溪流工作,其實清除垃圾有為何有這麼多人手?頗相信有些人怕人投訴無做嘢,故在無科學理據上,採取這些絕對的方法…這些犧牲我們寶貴的大自然的做法,實令人痛心。希望這些破壞生態的做法不要繼續進行,還一些生物生存的權利。
[ 本帖最後由 kili01 於 2012-10-12 09:24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