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管局輕描淡寫地說三跑工程只花費千幾億就帶來幾千億收益,但並無告訴公眾,因為第三條跑道而要香港人付出的社會成本和環境代價(包括被消失的中華白海豚)有多大。環團自己去做研究,發布結果的時候,局方代表在研討會上就拿出另一份研究報告,表示你們做的並不適合用於第三條跑道上。即是這兩年來,寧願花錢去推翻你們的結果,也不對建議作出表示,商討共識。此態度與手法似層相識,對不利的聲音和資料無所不用其極去矮化,配合鋪天蓋地的宣傳,公眾只接收到他們想公眾接收的聲音...
****************************************************************************************************************************************************************************
15-06-2014【明報專訊】機管局表示本周將公布造價逾千億元的機場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多個民間團體昨先就第三條跑道涉及的社會成本發表報告,指建其50年經濟效益有5420億元,但會破產中華白海豚生態,連同增加飛機流量所產生的噪音和空氣污染等帶來的社會成本最高可達6688億元,或令第三跑道變成社會「負資產」。
稱社會成本或達6688億
另外,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昨舉行第二次會議,發展局長陳茂波表示,將進一步探討四個大嶼山發展方向,包括在北大嶼山走廊作經濟及房屋發展,東北大嶼山匯點可作休閒、娛樂及國際旅遊。日後開發的人工島等「東大嶼都會區」則設核心商業區,另外大嶼山大部分地區可作保育、消閒、文化及綠色旅遊。委員會將於7月就發展方向作深入討論。
地球之友、海豚保育學會及公共專業聯盟去年成立「第三條機場跑道社會代價及回報(SROI)評估小組」,邀請國際顧問合作,評估第三條跑道的經濟效益,以及因破壞生態及空氣噪音等污染所造成的社會成本,以評估其整體社會效益。結果顯示,第三跑道的社會總代價在基本情况下有3918億元,令跑道的社會效益由5420億減至1500億元;悲觀情况下社會成本達6688億元,令跑道社會效益變成負1268億元。屯門青龍頭、欣澳、汀九及馬灣等區的住宅樓價更會因飛機噪音而下跌,飛機噪音每上升1分貝,該區樓價便平均下降1.2%。昨有份出席論壇的機管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馮永業表示,尊重團體的研究,但外國同類評估通常用於非牟利建設上,不太適合用於大型基建。
http://news.mingpao.com/20140615/gcc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