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豆杉中發現紫杉醇(taxol),被廣泛用作抗癌藥物的過程,可以說是現代典型的發現植物藥用價值的例子,其他的例子還有從長春花中提取到的長春鹼(Vinblastine)等。
故事的開端是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在1960年代開展的一項從植物中篩選抗癌活性物質的計劃,共篩選了35000種樣本,其中太平洋紅豆杉(Taxus brevifolia)脫穎而出,發現其樹皮中的某些物質有較強的抗癌活性。在1971年由瓦尼(Wani)分離出紫杉醇。在開始時,因為紫杉醇的水溶性較差,以及太平洋紅豆杉十分稀有,差不多放棄對此的研究,但由於紫杉醇對乳腺癌的作用明顯,毒性也相對低,經過二十年的嚴謹藥理研究,大量的臨床研究,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終於1992年批准了將紫杉醇用於癌症的治療。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紫杉醇為無數未期癌症病人帶來最後的希望的同時,紅豆杉的悲劇也正式上演。因為紫杉醇在樹皮之外的含量高稍外(0.01%~0.02%),其他部位都含量極微。所以要提取少許紫杉醇,就必須以牺牲大量的紅豆杉代價。而歐美都己嚴禁砍伐野生的紅豆杉,使亞洲的紅豆杉遭受滅門之禍。僅在1994底到1995年中, 麗江縣附近的10萬餘株紅豆杉幾乎被砍伐殆盡,直徑大於5cm的全部遭活剥。幾年間全雲南的紅豆杉數量銳減八成。據我所知,現在至少西藏的紅豆杉還在被大量砍伐。但情況應該較前幾年好。
但幸好現在己經可以從紅豆杉的枝葉(至少可以再生) 以及紅豆杉科三尖杉属,榧属,白豆杉属(穗杉属未有報導,但可能都有)提取到先導化合物,經過進一步的合成,也可以得到紫杉醇,這個方法現在己經用於大規模生產,減輕對野生紅豆杉的需求壓力。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其價錢,在雲南收購紅豆杉樹皮約$1人民幣/kg,前幾年紫杉醇的價格為$4800美金/g,現在可能因為能從半合成得到以降低成本的關係,我今日上網大概Check左一下個價錢,化學分析用紫杉醇的價錢為$2800美金/g。
龍躉, 鯊魚,吞拿魚可能只為满足人類的口腹之欲,但若為癌症病人帶來希望,還是植物的保育,兩者何時才能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