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魚翅樣本水銀超標 (星島) 05月 09日 星期五 05:30AM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港人愛吃魚翅,但有保育團體在本港購買的十個魚翅樣本中,發現八成樣本水銀超標,部分更較本港的安全標準高出三點八倍。專家警告,攝取過量水銀,會損害腦部及心血管系統,孕婦更有機會早產,或令胎兒智力遲緩,兼患自閉症 ,促請港府立法規定,店鋪必須貼出警告標籤;市民亦應停食,挽救瀕危絕種的鯊魚。
記者:馬國揚
總部位於三藩市 的WildAid及地球仁協會,近日於彌敦道等香港市面,購買十個魚翅樣本作測試。結果發現,多達八成魚翅樣本,超出本港的安全標準(0.5ppm)。調查並發現,魚翅不同部位的水銀含量各有不同,魚鰭底部,一般含量較高,愈近頂尖,含量愈低。
八個超標樣本中,水銀含量由0.51至2.42ppm不等。其中,最高水銀含量的一個樣本高達2.42ppm,遠較本港的安全標準高三點八倍。
較安全標準高三點八倍
WildAid執行長及亞洲區顧問陳志孝解釋,鯊魚位於食物鏈最頂端,加上長壽,因此水銀積累於鯊魚體內亦較多,加上魚翅成分為蛋白質 ,水銀與蛋白質結合後,市民無論如何烹調,亦無法移走水銀毒素。
組織警告,進食過量水銀,有損腦部及心血管系統,更會令胎兒智力遲緩,增加早產及兒童患自閉症等風險。陳志孝又透露,在中國內地、新加坡 及台灣 的同類調查亦發現,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魚翅水銀超標,問題不容忽視。
籲規定貼警告字句
地球仁協會會長吳慧儀呼籲港府,必須規定食肆及零售店,貼出「含重金屬,或損健康」及「孕婦兒童不宜」等警告字句,市民亦應停食魚翅。
食物安全中心 亦呼籲,孕婦及幼童食魚翅要小心。但中心強調,魚翅乾製後,水分會大減,金屬雜質比例相對增加,評估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時,應考慮此因素。中心於○五至○八年,共抽取四百個魚類及其製品(包括魚翅),做水銀測試,其中四個魚類樣本水銀超標。
中大醫學院食物及藥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陳恩強表示,若以六十公斤的成年人,以及最高水銀含量的樣本推算,只要一星期,進食一餐僅三點三⒂的魚翅湯,則該星期的水銀含量便已超標。但他強調,「要一生咁食,才會有問題。」但他建議,孕婦及一歲以下幼童,亦應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