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B02 | 星島地產 2009-04-04
新地反對深涌項目作農地
規劃署計畫將位於西貢深涌的中部位置,維持作農業用途,該處共接收四十五份反對意見書,包括新地及環團,包括錄色力量及嘉道理農場等。
新地提交意見指出,該地維持作農業用途,將未能有效保護深涌,並建議把該用地改為一個「其他指定用途」註明「生態改善及生態旅遊發展區」以取代農業用途。
此外,亦建議劃出兩個綠化地帶,以保護河道及作為海岸保護區,及有關「其他指定用途」註明「生態改善及生態旅遊發展區」之間的緩衝區。
環團︰濕地不宜發展
而綠色力量則指,如果在深涌發展農業及鄉村,大部分河道將會被破壞,影響生態。而且,深涌作農業發展,將與毗鄰的自然保護區和海岸保護區不協調,影響鄰近的自然環境,故建議深涌應發展為自然保護區。此外,嘉道理農場亦指,深涌部分用地屬潮間帶濕的地帶,不宜發展。認為規劃署應保護該地的河道及濱水植物,建議將發展地帶的東部改劃為海岸保護區,西部則改劃為綠化地帶,以保護深涌的天然資源。
此外,恒隆早前向規劃署申請在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現址興建住宅被否決後,新近再次申請,並提出兩個新方案。當中方案一擬建六座六層另加一層停車場的住宅,涉及七十二伙。而方案二,則興建三座十四層另加三層高平台的住宅,涉及八十四伙。
據有關申請文件指,是次屬第三次申請,同時認為方案二較可取,因覆蓋率較小,建築物的外形及體量更吸引,令樓宇之間距離較廣。而且,其方案能提供更多的休憩用地及綠化空間等設施。
===============================
生活區報 (香港經濟日報) - 東九龍 將軍澳 西貢
006 | 社區新聞 2009-04-09
西貢五受損生境網上睇
為引起巿民關注環境保育,長春社於網頁上發放全港30個自然環境受破壞最嚴重地點,其中西貢佔5個,包括香港鬥魚的棲息地─深涌及清水灣郊野公園等。
政府於2004年推出新的自然保育政策,以可持續方式保護重要的天然資源,但有環團發現,近年非法傾倒建築廢料及砍伐樹木等情況日漸增多。為遏止該現象,長春社在其網頁(
www.conservancy.org.hk)推出全港首個「香港自然破壞地圖」,利用Google Maps加工,將本港30個遭破壞、具生態價值地點加入地圖,市民只要「click」一下相關的標示,便會「直擊」到有關地點受破壞的情況。
其中西貢區就有5個地點被列為受破壞自然環境。以深涌為例,雖是政府公布為具保育價值的地點之一,亦於96年被劃為郊野保護區,以本港生境的大小和魚的密度以言,深涌當年是最重要的香港鬥魚(Macropodus hongkongensis)棲息地。
但到了99年,該處大部分的淡水濕地沼澤及紅樹林遭移除,使之成為乾地,部分更出租予團體作「有機農場」。長春社指,將濕地轉作旱地農耕,會將其本身生態價值一併移除,雖然該「有機農場」在02年結束,但該地於後來再遭非法開闢為高球場。該會指,深涌是政府公布具保育價值的地點之一,但多年來缺乏規劃管制,以至當地的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壞。
歡迎市民舉報黑點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表示,該30多個地點都是組織曾跟進的個案,現時啟用的只為測試版,估計到10月便將推出正式的版本。他指,期望計劃可引起市民關注那些遭受破壞的環境,同時亦歡迎市民舉報非法填泥及砍樹活動。
李少文續稱,長春社將會跟進每一個個案,並會不斷更新資料及照片:「將來若有發展商以綠色居住環境來推銷樓盤,買家可透過網頁,了解樓盤原來是從破壞大量自然環境得來。」
============================
明報
B08 | 睇樓GUIDE 2009-08-08
【明報專訊】新地(0016)去年向城規會申請在深涌以度假酒店形式的生態旅遊發展,提供130 個房間,附設餐廳、水療中心等,現正延遲審理。新地剛調整項目土地用途的分配,並披露去年曾接獲多個政府部門的意見,其中環保署表示,由於深涌的河流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申請未能提供足夠資料,引證項目對生態的影響程度等,所以有意反對該申請。
規劃署亦指出,項目興建逾21.2 萬呎樓面,同一時間有350 名旅客及職員,申請未就此提交足夠評估。而申請人則指出,詳細的環評初訂約於明年初展開,而是次若獲城規會批准改土地用途後,之後具體的發展方案亦要再經城規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