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蕨
[別名]
球蕨、山雞蛋、羊齒、鐵雞蛋、凰凰蛋、山豬蘭弗、野雞蛋、雉雞蛋、鹽雞蛋、山檳榔、玉羊齒(台灣);圓羊齒、蜈蚣草、篦子草、石黃皮、天鵝抱蛋、石蛋果、蛇蛋參、鳳凰蛋、獁騮卵。
[來源]
為骨碎補科腎蕨屬植物腎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 (L.) Presl,以全草或塊莖入藥。
[形態特徵]
多年生附生及土生植物,高30~60cm。根狀莖直立,被鱗片,下部有粗鐵絲狀的葡匐莖向四方橫展,在匍匐莖上生有無數卵狀球形半透明的塊莖,外被黃棕色絨毛,"獁騮卵"、"山雞蛋"、"鳳凰蛋"、"天鵝抱蛋"、"蛇蛋參"。諸名,均由此而來,又因其外表色黃,內含水汁較多,很像黃皮果,故又名"石黃皮"。葉簇生,柄長6~9cm,下部有亮棕色鱗片;葉片披針形,一回羽狀,羽片多數,無柄,披針形,常呈覆瓦狀緊密排列,形似蜈蚣;所以又叫"蜈蚣草",長約2cm,寬約6mm,先端鈍,基部心形或圓形,其上方多少呈耳形,邊緣有圓齒;葉中軸棕黃色,稍被細長的棕色鱗片,葉面幾無毛。孢子囊群在葉邊緣內小脈的頂端著生,沿中脈兩旁各有1行;囊群蓋圓腎形。
[生境分布]
附生或土生於溪邊林下及石山、石窩等處。
[栽培要點]
野生品,目前尚無人大量栽培。
[採集加工]
全年可採,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味功能]
甘、淡,微澀,涼。清熱利濕,寧肺止咳,軟堅消積。
[主治]
感冒發熱,咳嗽,肺結核咯血,痢疾,急性腸炎,小兒疳積,中毒性消化不良,泌尿系感染;外用治乳腺炎,淋巴結炎。
[參考資料]http://www.hul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