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athew 於 2007-2-16 07:58 AM 發表
其實我問大家係邊度學植物既原因係當年CU唔係太多course教本土植物.
是以好奇CU BIO人係點認植物既.
「當年」?!?! 你讀o個時植物課係統一做 Plant Biology,還是分開 Higher / Lower Plants 兩個 course 呢?
我以前做 Final Year Project,題目係香港的大戟科植物,所以一見到大戟科的東東就會特別感興趣。
課堂裏面敎的其實非常皮毛,我對分類系統、科屬品種特徵、怎樣看植物志、怎樣作植物形態描述,基本上都是看書自學的。
也在中大標本室整理過自己採的標本,但大部分都不入流呢!
那在大學裏頭當然有好處啦,比較容易接觸到有關的專業參考書,讀書時間亦多。
大學固然是個好開始,但畢業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當時學的,只係非常皮毛!
畢業後有幸從事植物有關的工作,隅工作於娛樂,學習就更加投入了。
坊間有關自然、植物等的書籍愈來愈多固然是好事,但不要盡信,因為有機會錯的,當年市政局出的一系列書就是「好」例子。
但有幸現在 FOCP 與天地圖書出的,比以前已經好好多啦。
與園藝植物有關的就比較「高危」,因為園藝一行的人,對植物的認識並不太專業,品種的命名、準確性等並不是他們工作的首要要求。有次見過香港公園溫室裏面有棵「鐵海棠」(Euphorbia milii),個牌竟然寫左「鐵十字海棠」(Begonia),都吾知好嬲定好笑。
又例如「香港中草藥」裏面有關「美人蕉」 (Canna indica) 的圖片與描述,正確黎講係「大花美人蕉」(Canna generalis),不過園藝上早已將兩者混淆,很多人都約定俗成,不去探究。
而像描述外來引入品種的中文書,因為華人作者未必有資源去認真考究外國品種的真確性,有時就要信植物 supplier 的名稱,但 supplier 的資料正確與否,又是同一個道理啦。有關外國品種的真偽,可以上上外國知名機構的網頁,例如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等看看。
其實最緊要都係有心,有心就可找到好多途徑學植物,看書如是,上網如是,跟高人出 field 如是,上多 d 呢度亦得!得左!
